ASP.NET的前身ASP技術,是在IIS 2.0上首次推出(Windows NT 3.51),當時與 ADO 1.0 一起推出,在IIS 3.0 (Windows NT 4.0)發揚光大,成為服務器端應用程序的熱門開發工具,微軟還特別為它量身打造了Visual InterDev開發工具,在1994年到2000年之間,ASP技術已經成為微軟推展Windows NT 4.0平臺的關鍵技術之一,數以萬計的ASP網站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網絡上。由于它的簡單以及高度客制化的能力,也是它能迅速竄起的原因之一。不過ASP的缺點也逐漸的浮現出來:
意大利面型的程序開發方法,讓維護的難度提高很多,尤其是大型的ASP應用程序。 直譯式的VBScript或JScript語言,讓效能有些許的受限。 延展性因為其基礎架構擴充性不足而受限,雖然有COM元件可用,但開發一些特殊功能(像文件上傳)時,沒有來自內置的支持,需要尋求第三方軟件商開發的元件。
1997年時,微軟開始針對ASP的缺點(尤其是意大利面型的程序開發方法)準備開始一個新項目來開發,當時ASP.NET的主要領導人Scott Guthrie剛從杜克大學畢業,他和IIS團隊的Mark Anders經理一起合作兩個月,開發出了下一代ASP技術的原型,這個原型在1997年的圣誕節時被發展出來,并給予一個名稱:XSP,這個原型產品使用的是Java語言。不過它馬上就被納入當時還在開發中的CLR平臺,Scott Guthrie事后也認為將這個技術移植到當時的CLR平臺,確實有很大的風險(huge risk),但當時的XSP團隊卻是以CLR開發應用的第一個團隊。
為了將XSP移植到CLR中,XSP團隊將XSP的內核程序全部以C#語言重新撰寫(在內部的項目代號是 "Project Cool",但是當時對公開場合是保密的),并且改名為ASP+,作為ASP技術的后繼者,并且也會提供一個簡單的移轉方法給ASP開發人員。ASP+首次的Beta版本以及應用在PDC 2000中亮相,由Bill Gates主講Keynote(即關鍵技術的概覽),由富士通公司展示使用COBOL語言撰寫ASP+應用程序,并且宣布它可以使用Visual Basic.NET、C#、Perl與Python語言(后兩者由ActiveState公司開發的互通工具支持)來開發。
在2000年第二季時,微軟正式推動.NET策略,ASP+也順理成章的改名為ASP.NET,經過四年的開發,第一個版本的ASP.NET在2002年1月5日亮相(和.NET Framework 1.0),Scott Guthrie也成為ASP.NET的產品經理(到現在已經開發了數個微軟產品,像ASP.NET AJAX和Microsoft Silverlight)。目前新版本的ASP.NET 4.0 以及 .NET Framework 4.0 仍在開發中。